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答好助力全面振兴考卷 交出驻村工作高分报表——忠县乌杨街道团结村原驻村第一书记张杰工作小纪

2025年07月31日 20:08 05    顾飞

编者按: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学校党委于2023年5月至2025年7月间选派了陈琛、张杰、朱沙、赵甫刚四名干部赴忠县任驻村第一书记。两年多来,四位驻村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带着使命、情怀与责任投身一线,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担当、扎实的工作作风,助力乡村“五个振兴”。驻村帮扶期间,他们发挥学校优势和个人专长,围绕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苦干实干,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得实惠、助乡村换新颜,将“含弘自强、经邦济民”的重工商大精神具象化于忠州大地之上。

即日起,“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专栏将集中报道上述四位驻村干部的典型事迹。今日,就让我们一同回望忠县乌杨街道团结村原驻村第一书记张杰的帮扶历程。


驻村帮扶为民办实事  依依惜别握手显真情

张杰,男,中共党员,1988年1月生,工学博士,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访问学者,教授、正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环境与资源学院副院长,曾任忠县乌杨街道团结村驻村第一书记。主要从事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究,承担教学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16项,成果转化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4,300万元。2025年7月,获评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2023年5月,在接到驻村工作任务后,张杰即刻奔赴忠县乌杨街道团结村,投身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工作一线,从此开启了他两年多驻守乡村对口帮扶的奋斗历程。

张杰同志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严格落实市纪委监委帮扶集团工作要求,牢记学校党委、行政的重托,紧紧围绕忠县县委“1116”总体工作思路,以推进“十百工程”为抓手,强组织促振兴、兴产业稳增收、惠民生增福祉,有力助推了团结村因地制宜开展乡村建设。

张杰向前来调研的忠县县委书记李电介绍团结村依山就势发展生态特色农业、

开展肉牛养殖的情况


多措并举强组织,基层党建有力度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是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保障。因此,张杰一到团结村,就认真开展了相关调研工作,了解和掌握了所驻村的党建设情况,并陆续采取多种举措助力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在担任团结村驻村第一书记期间,张杰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党课,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充分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两年多来,他为所驻村的党员讲授“微党课”18场次,邀请老党员讲授“板凳”党课7场次,邀请学校教授讲授专题党课2场次,访谈慰问老党员69人次,并组织举办了“庆七一、守初心、助力乡村振兴”等主题活动,受到“央广网”等媒体的关注报道。

为扩大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聚合效应。张杰通过党支部联建共建,促成了所驻村党支部与学校“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环境与资源学院教工三支部、研究生一支部联建共建功能型党支部,并依托专业优势因地制宜地帮助所驻村陆续解决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农产品品控分析、畜牧产业粪污处理、办公用品缺乏等实际问题18个。此外,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全力推动下,团结村还与磨子乡石梯村党支部探索了“支部联建共建、村村互助共富”新模式,为石梯村提供种鸽及养殖技术,帮助其实现肉鸽养殖产业的“零突破”,让“鸽”声为石梯村村民唱响了致富路。

针对团结村原党群服务中心面积小、功能设施不完善、年久失修等问题,张杰积极协调争取了8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建党群服务中心,以进一步加强组织阵地建设,将其建设成为集服务、管理、展示、教育于一体的开放式、多功能的党建工作综合平台。


凝心聚力兴产业,强村富民有速度

依山就势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培育打造农业品牌精品,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关键之所在。驻村期间,张杰立足团结村的自然禀赋和产业基础,以做优做强肉牛产业、盘活优化桔柚种植、整合开发山羊养殖为重点,助力当地发展乡村特色农产品种养。

为做优做强肉牛产业,张杰协调引进了重庆市畜牧科学院专家团队科技帮扶团结村开展肉牛养殖、牦牛试养,使其饲养存栏量突破了200头;他还专门邀请了学校食品专业教授精准指导牛肉品质管控,组织促成了团结村肉牛品牌“团结·景牛”的注册及其品牌推广视频、宣传彩页的设计制作。在他的组织策划下,团结村举办了“全牛宴”暨团结·景牛消费帮扶活动22场次,逐渐形成了从肉牛养殖到品牌牛肉营销的全产业链,累计销售牛肉4万余斤,销售额达17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36万余元,将团结村“牛场”变为“牛市”,获得了忠县县委领导的充分肯定,成为全县科技兴农的典范。

为盘活团结村的桔柚种植产业。张杰先后邀请6位企业家到村考察,并协助当地完成了230亩红心蜜柚果园的招商,有效盘活了乡村“沉睡”资源,推动村里的“闲置地”逐步变为“致富园”。他还依托学校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团结村的柑桔园土壤进行农化分析,精准制定施肥方案,推动科技赋能桔柚产业发展。在他的帮助和协调下,团结村果园圆满完成了包装设计、快递洽谈、保鲜方案制定等系列工作。在他的积极沟通和奔走联系下,相关单位消费帮扶采购当地阳光1号桔柚、红心蜜柚达20,000余斤。

为发挥好团结村畜牧养殖优势,整合开发其山羊养殖产业,张杰在全面摸清17户村民山羊养殖规模、圈舍、品种、技术、销售渠道等情况的基础上,与村民通过反复磋商和讨论最终达成了山羊养殖统一品种、规范饲养、集中销售的专业合作意向,组织成立了“领头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促进村民合作养殖增收。此外,他还依托学校的产业帮扶项目资金改造升级了团结村现有的山羊圈舍,并在忠县科技局的支持下,协调引进大足黑山羊优质品种资源,为当地山羊养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务实高效惠民生,为民服务有温度

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健全乡村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而增进农民福祉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落脚点。张杰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驻村工作期间力求让每一项帮扶工作都能够落到实处,抓一件成一件,让村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使其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驻村干部帮扶的真心与真诚。

为推动团结村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张杰通过联系爱心企业、校友、朋友、乡贤等募集捐赠物款15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为村民点亮了“幸福路”,受到“央广网”、忠县电视台、《忠州日报》等媒体的关注报道。在他的组织协调下,团结村还实施完成了农村道路扩宽通畅工程,将其3.9公里的村级道路拓宽1到2米,并加装了安全防护栏,有效地解决了村道堵塞、会车困难等群众出行难题。此外,他还多方筹集募资为团结村购置了价值1.6万余元的健身器材,将村里的黄葛古树荒废坝、党群服务中心院坝打造为公益性的健身场地,为广大村民增添了休闲娱乐、休憩健身的场所。

驻村期间,张杰还在聚焦关爱重点人群,着力解决村民群众急难愁盼等方面办了不少好事实事。他通过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联系2家爱心企业捐赠款物2.8万余元,设立了“团结村青少年成长关爱基金”,帮扶12名临时困难儿童健康成长。同时,他还向爱心人士收集闲置、干净、得体的衣物150余件,筹集油、米、粉条、面条、棉被等生活物资价值9,000余元,将其发放给有实际需求的留守儿童、老人等重点人群,为他们送去爱心和温暖,把党和政府对重点人群的关怀落到实处。

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张杰坚持开展常态化入户走访、帮扶,用情、用心、用力帮助90余位村民相继解决了土地流转金拖欠、宅基地复垦金兑现、家门口就业、高考志愿填报、考研择校、职业规划等实际问题41个;联系忠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乌杨中学校等帮扶单位、企业、个人帮助30余位村民销售滞销的家禽、山羊、蔬菜、高粱、玉米、蜜柚等农产品,助其增收16万余元;为27户村民购置、发放围栏,引导其以圈养方式替代传统家禽散养模式,有效解决了影响村容村貌的“鸡鸭满地跑、粪便到处留”的脏乱问题,同时还减少了因家禽踩踏、啃食农作物而引发的邻里纠纷,促进了当地乡村的文明和谐。


帮扶有为展风采,助力振兴有效度

两年多来,张杰的驻村帮扶工作及其成果相继被“人民网”、《重庆日报》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20余次,“工作动态”4次入选忠县《驻村工作风采》,并作为忠县遴选的驻村第一书记代表在全县2023年度驻村第一书记述职测评会上作现场述职发言。在他的共同努力下,团结村的年度考核获得大幅提升,2024年度取得历史突破,在乌杨街道19个村(社区)的考核中荣获第1名。2025年7月,经学校推荐,张杰获评“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履职荣归感言】“驻村期满,满载而归。这段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共谋发展的岁月,是我人生最珍贵的历练。忘不了初到时的忐忑,路灯点亮时村民眼角的泪光,深夜里田间飞舞的萤火,更铭记临别时那一双双布满老茧却温暖有力的手;从民生工程、产业项目的落地见效,到村容村貌的焕然一新,每一步都凝聚着集体的汗水与智慧。感谢组织的信任,让我在基层大课堂中淬炼成长;感谢村民的支持,让我读懂责任与担当。虽然岗位轮换,但心永远与这片土地相连。未来,我将继续以驻村精神鞭策自己,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下一条:学校新一轮乡村振兴对口帮扶驻村干部顺利到岗履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