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答好助力全面振兴考卷 交出驻村工作高分报表——忠县磨子土家族乡石梯村驻村第一书记陈琛工作小纪

2025年08月03日 13:45 05    李政、顾飞

编者按: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学校党委于2023年5月至2025年7月间选派了陈琛、张杰、朱沙、赵甫刚四名干部赴忠县任驻村第一书记。两年多来,四位驻村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带着使命、情怀与责任投身一线,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担当、扎实的工作作风,助力乡村“五个振兴”。驻村帮扶期间,他们发挥学校优势和个人专长,围绕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苦干实干,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得实惠、助乡村换新颜,将“含弘自强、经邦济民”的重工商大精神具象化于忠州大地之上。

即日起,“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专栏将集中报道上述四位驻村干部的典型事迹。今日,就让我们一同回望忠县磨子土家族乡石梯村驻村第一书记陈琛的帮扶历程。

肉鸽养殖实现“零突破”唱响石梯振兴“致富歌”

陈琛,男,中共党员,1982年8月出生,现为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于2023年5月派驻忠县磨子土家族乡石梯村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所在村被评为忠县“十百工程”工作贡献突出村等荣誉称号。

从第一天成为驻忠县磨子土家族乡石梯村驻村第一书记开始,陈琛同志就紧紧依靠县乡政府和村社干部,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落实驻村职责任务,在岗在位在状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驻村帮扶工作。

坚持党建引领,激发振兴动力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保障和固本之举。只有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才能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最坚实的组织保障。陈琛同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以切实做好帮扶工作为目的,始终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驻村帮扶的第一要务。

他针对所驻村党组织的基本情况和党员群众的具体特点,认真调研、精心准备、有序组织、务求实效,不仅在创新主题教育、党纪学习的形式上下功夫,还在深化与其他单位党组织的联建机制上开展了积极探索,并通过老党员传帮带、实地研学等方式有效地增强了所驻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有力调动了该村党员主动投身乡村振兴、带头实现增收致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驻村工作期间,他注重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组织开展第一书记讲党课和政策宣讲会共72场次,联合学校、忠县人民医院等单位开展支部共建,组织开展“走进忠州博物馆”“智慧农业引领未来”等主题党日活动12次,覆盖群众千余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民心、让党和国家的惠农惠民政策走进千家万户。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培训,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有效地激发了石梯村乡村全面振兴的动力和活力。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于锻造一支堪当重任的高素质乡村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其振兴“带头人”的重要作用。为此,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陈琛积极联络和组织了石梯村的村干部先后赴浙江丽水以及重庆大渡口、铜梁、万州等地考察学习交流乡村全面振兴经验,开阔干部眼界、拓宽发展思路,借鉴先进模式,有效提升了村干部带领全体村民干事创业促振兴的工作能力。

聚焦产业振兴,服务农民增收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防止返贫,持续让村民增收致富,陈琛在驻村期间通过广泛走访农户,精准地掌握了每户村民的实际情况及其增收需求,结合群众个人意愿和村情社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整合运用个人的社会联系、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等资源,充分发挥学校作为派出单位的学科专业综合优势助力乡村产业帮扶,为村民致富增收出实招、干实事、创实效。

驻村工作期间,他坚持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行动,通过入户遍访、电话问询等方式,切实有效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等工作,筑牢了返贫防线。他根据石梯村现有的特色种养产业,持续深化石梯村“流水养鱼”“羊肚菌种植”等项目,助力村集体经济分红20多万元。他邀请和协调学校的领导、专家到所驻乡村开展实地调研8次,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出谋划策,主导实施了“村村互助”“村企共富”等帮扶项目,引进产业发展资金30多万元。他还积极联动市、县单位,帮助村内农户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累计为农户增收15万元。2024年,在充分尊重村内群众意愿、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之上,他带领石梯村的村民从无到有建立了村“肉鸽养殖工坊”,助力当地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新的产业突破,有效地增强了石梯村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产业合力。

助力乡村法治,优化基层治理

为更好地助力农村基层治理,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牢牢守住乡村安全底线,有力维护乡村的和谐稳定。陈琛在协助石梯村村“两委”干部抓实抓牢森林防火、防洪排涝、危房排查等安稳工作同时,还基于所驻村干部法治素养亟待提升、村民法律意识亟待增强,部分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安全意识还不够强等现状及问题,充分发挥自己在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工作的背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积极思考和探索强化法治教育促进乡村治理的方法路径。

为此,他邀请了学校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的专家,为各村书记、综合治理专干、基层司法和执法人员以及30多名“法律明白人”开展了《民法典》宣讲培训,并定期组织工作队队员为村干部和村民解读不动产登记、批地建房、宅基地使用等政策法规,为石梯村“治房”工作的稳步推进奠定了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此外,他还依托“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石梯村进行普法宣传,进一步增强村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助力当地深化法治乡村建设。

帮助村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持续提升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服务办好事是陈琛在驻村工作中始终所秉持的帮扶初心,也是其一以贯之的工作原则,他常把群众的“心上事”当成自己的“上心事”,坚持为石梯村村民办“暖心事”,成为当地群众值得托付和信赖的“贴心人”。

驻村期间,陈琛坚持做好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关心关爱服务,多维度关怀和帮扶在村居民。他为70岁以上的老人举办集体生日会,组织留守儿童举办暑期活动,邀请专家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讲座,为在村妇女进行免费体检,为村民子女提供高考志愿填报咨询50余人次,自筹经费解决石梯村七组水井易受污染等问题,有力保障了100余户村民的饮水安全。

文化振兴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是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增强乡村文化影响力的关键所在。陈琛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智力优势,深入石梯村基层采风,挖掘乡村文化、土家文化等非遗元素,以组织创办当地特色“村晚”等具有农耕农趣农味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了当地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他所牵头创作的石梯村村歌《开出万里振兴路》,相继荣获重庆首届巴渝和美乡村村歌大赛一等奖(第一名)以及“2024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村歌大赛”三等奖、西部赛区“十佳作品”等荣誉。这首歌既是石梯村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奋进之曲,更是当地群众团结奋进、畅想未来,誓用勤劳智慧开创美好未来的幸福之歌。因此,陈琛又被村民群众亲切地称呼为“带领村民唱村歌的第一书记”。

【履职荣归感言】“两年驻村,一生牵挂。作为高校派出的驻村干部,我始终记得‘振兴乡村,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回望过去,我与村干部一起因地制宜建工坊,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带着村民唱村歌、办‘村晚’,让沉寂的山村热闹起来;请来法学专家给‘法律明白人’培训,让乡亲们办事更懂法、更守法、更安心;村歌拿了大奖,村民比我还高兴,因为村歌让更多人看见自己的家乡!如今回到学校,心里还惦记着石梯村,我会继续发挥好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学校和乡村之间搭好‘文化桥’,让更多文化振兴的种子在乡村里开花!”

上一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答好助力全面振兴考卷 交出驻村工作高分报表——忠县乌杨街道兴合村驻村第一书记赵甫刚工作小纪 下一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答好助力全面振兴考卷 交出驻村工作高分报表——忠县乌杨街道团结村原驻村第一书记张杰工作小纪

关闭